WFU

2021年12月19日 星期日

20211213冬季增肌減脂小講座 - 義大減重中心 X 極限健身

作者:陳建翰 醫師 @ 義大減重中心



「經過時間以及自己惰性及任性的檢驗後,你能保留下來的習慣,才是真正可以長久維繫的東西」


這是在做完 極限健身-自由店 的增肌減脂小講座課程之後,我在回程路上聽 大人學 的Podcast 所聽到的一句話!

其實從1970年代以來,肥胖的比例就不斷增加,成千上萬的飲食法層出不窮,每個都說自己好,每個都說會成功,但大型研究卻告訴醫師們一個殘酷的事實:大家絞盡腦汁所想出來各式各樣「超有效」的飲食法,沒有任何一個擁有超級突出的效果,大家都在5-7公斤左右。

如果是這樣,那為什麼要逼自己去做自己無法承受的事情,然後不斷用「我做不到」、「我意志力不夠」來看輕自己、詆毀自己呢?這是為什麼我們一直強調好好吃飯,好好生活的原因。


想要不復胖,你要喜歡這個飲食習慣,愛這個生活模式


知道想要變成瘦下來的自己需要作出什麼樣的選擇,你才能夠真的不復胖。無論飲食控制藥物輔助、內視鏡治療、或是減重手術,都是這樣!

對醫師來說,我們追求的不只是「幾公斤」,更在乎「成功率」!

就像治療癌症也知道要看分期與癌症種類,治療肥胖從50公斤的減脂到150公斤的減重也應該要用不一樣的方法與模式。用初始體重與期待效果結合而成的減重金字塔,是義大減重中心 一直以來的對肥胖的治療模式。而整個減重治療的根基,就是飲食與習慣調整。


今天在健身房講課,運動就交給 極限健身 的教練們,而 營養師,好好吃 則詳細敘述了在增肌減脂過程當中需要注意的事情!

很開心在講完了之後還與幾位現場的聽眾進行會後的交流!



希望這堂課能夠幫助大家,成功減重,快樂減脂!讓我們一起 好好吃飯 好好生活


2021年11月16日 星期二

[醫療新知] Semaglutide 的研究比較

作者:陳建翰 醫師



Semaglutide, 商品名Ozempic, 台灣中文叫胰妥讚,在台灣是用於一週一次控制血糖用的藥物。

不過因為這類腸泌素的藥物之前就被證實了有非常好的減重效果,因此藥廠一開始就設計了減重相關的試驗,在2021年初發表之後大受好評,減重醫師們開心又有一個好藥可以用了!

不過,臨床使用上面有各式各樣的問題,包括劑型劑量、經濟考量造成的劑量降低或是不得已的停藥。單純説有效很簡單,但要能夠讓盡可能多的人在自己可以負擔的情況下使用這個藥物,並且達到效果極大化,需要更多的資料佐證。

所以,我把今年年初發表的這四篇資料看過一次,簡單整理成下列表格,大家參考一下。

Semaglutide 的研究比較



在這些文章當中, 個人的看法

1. Semaglutide 在體重下降十分令人驚艷,無論是在非糖尿病患者或是糖尿病患者身上都能表現出相當的差異

2. 然而台灣目前只有1.0劑型, 且仍然屬於仿單外使用,。若只使用1.0,以STEP2的結果,推測效果可能與目前的Liraglutide (膳纖達)差不多或稍微好一點, 但一周一次仍比每天要打的膳纖達更親民。

3. 雖然跨研究不能直接比較,不過參照STEP 1 與STEP 3的結果,好像能看到「超嚴格飲食控制」的效果到底有多好。

對沒有使用藥物的控制組來說,嚴格的飲食的確提升了將近2倍的體重降幅 (2.4% vs. 5.7%), 對於高百分比體重下降的成功率也都有蠻明顯提高,超過10%以上的成功機率更是2-3倍的增加。

當使用藥物了之後,超級嚴格的飲食控制並沒有辦法提供大量的體重增幅。

用藥後,超嚴格飲食, 不會瘦更多!


我個人的認為是藥物的最大功效其實就是在輔助控制。當你沒有使用藥物的時候, 更加嚴格的飲食控制的確會帶來更多的體重下降。但你說要靠著意志力達到跟減重手術一樣的效果, 與其說是產品或是醫師有多強, 不如說是中樂透。

然而,當你開始使用藥物的時候,情況就不同了。藥物可以提供更高的體重下降,幫助你比較輕鬆地度過前面這段適應期。但在這個時候, 反而更應該做的事情是放輕鬆, 把該做的事情做好。因為更加積極的飲食控制並沒有辦法給你更好的效果。

凡事過猶不及阿!

參考資料:


Semaglutide (胰妥讚)
STEP 1 https://bit.ly/SemaSTEP1
STEP 2 https://bit.ly/SemaSTEP2
STEP 3 https://bit.ly/SemaSTEP3
STEP 4 https://bit.ly/SemaSTEP4

Liraglutide (胰妥善 / 膳纖達) https://bit.ly/Lira2014





2021年10月28日 星期四

「飲食記錄」的威力可以有多大?

作者:陳建翰 醫師


你覺得「飲食記錄」的威力可以有多大?


一個月6公斤!


一直以來,我對我的瘦友們一直強調的事情,都是「知道」與「記得」

知道自己吃什麼,才能不當「食盲」。
記得自己吃什麼,才能確認自己不是「食盲」!


阿涯哥接受完手術一年,從將近150下砍到96公斤,原本的慢性病也都不見了,開心得不得了。

在後續追蹤當中,發現他的體重逐漸在上升。之前回診也都多次叮囑,建議做飲食記錄,不過大哥覺得應該可以靠自己控制下來。

到了兩年半,已經到達手術後復胖的臨界點,他覺得自己已經很克制了為什麼體重還直線上升。於是在溝通之下,接受了我的建議,開始做飲食記錄。

除了飲食記錄以外,沒有其他額外添加的藥物,就只有飲食記錄,一個月的時間就瘦6公斤。

飲食記錄雖然很簡單,但足夠在體重控制上做出很大的貢獻,我個人認為是 CP值最高的減重方法。拿起手機來拍照,吃飯之前想一下,無論是接受過像義大減重中心營養師紮實的「教育」,或是自己對照飲食餐盤,這個確認的方法可以告訴你自己,是不是真的朝著自己想像飲食控制方向走。


2021年9月8日 星期三

建翰醫師的診間隨筆-9

作者:陳建翰 醫師


某天門診,160公斤的患者進來,劈頭就跟我說:「我不想開刀,我想健康瘦!」

「我家裡兩個小孩,我怕開刀完以後⋯⋯⋯⋯(以下省略數千萬字)」


腦子裡面竟然出現下面這個畫面⋯⋯


「大哥啊,我知道你害怕開刀,可是你160公斤吃四種降血壓藥還血壓200臉紅到不行,走沒幾步路呼吸聲大到嚇死人,身體已經到了危險邊緣,還說要慢慢來比較快?

你是一定要開刀的,只是未來這三個術式讓你選

1、主動脈剝離:
手術時間20小時,死亡率3成,加護病房住上1-2週是家常便飯,住院一個月起跳!

2、中風:
撐爆腦血管出血性中風,手術大概3-4個小時,好運一點能出院,不過到底是一手一腳不能動,還是眼歪嘴斜流口水,還是記憶不好說話大舌頭沒辦法吞東西,這就看你爆哪條血管。糟糕一點直接就掛掉,更糟的是沒醒變成植物人拖累家人。

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死亡率小於千分之一,住院三天兩夜,大多不需要加護病房,開完刀體重快速下降跟著血壓也快速下降,上面兩個無法預測的危險疾病馬上就遠離你。」


「你覺得哪個比較健康?」


然後他就來開刀了, 一個月後血壓正常睡覺不打呼。

開心又挽回一個可能破碎的家庭!


減重100問答

跟瘦友們一起瘦

馬上掛號門診諮詢


2021年9月5日 星期日

減重手術後,一個月要注意的事

 作者:陳建翰 醫師



這是我自己在跟我的患者衛教的時候,必定會提到的事情。我覺得執行的徹底的瘦友,瘦身效果非常的好。同時,我們也用這樣的方法,讓義大減重中心手術後的患者,兩年復胖比率降到5%左右,只有之前的三分之一。

這個原則簡單,容易執行,重點是有效!

1、每天至少1500cc的水


水份就是減重必須,尤其是減重手術後的瘦友更是需要。不喝水就幾乎等於不會瘦!

常見診間問答:


一定要1500嗎?
對!喝不到就不會瘦!

我喝不到怎麼辦?
那就想辦法喝到!

水不好喝怎麼辦?
抱歉,為了瘦請你忍耐!

可以喝其他的東西取代嗎?
可以,不過他們都瘦不好!

可以超過嗎?
當然可以!

超過會不會水中毒? 
不會!

2、斷糖


所有甜的東西通通不能碰。沒得挑沒得選!

我們的身體對甜食完全沒有抗性,飢餓的機制底下會讓我們不斷尋找高熱量的甜食,同時腦子在吃到甜食後會產生多巴胺 (對,就是吸毒以後會產生的東西) 來鼓勵你繼續吃下去。

只有減重手術以後的這段時間,你身體的飢餓會被徹底抑制,腦子感受不到身體的餓就比較不會叫你去吃東西。也就因為照樣,你有比較高的機會「斷糖」!

去掉對甜味的依賴,你的一輩子減重就成功一半

常見診間問答:


那我吃代糖可以嗎?
不建議,目標不只是「糖」,還有「甜」

那我喝果汁可以嗎?
果汁=維他命糖水,不行

那我喝運動飲料可以嗎?
不建議,一瓶運動飲料一碗飯,喝了不胖才有鬼

我家裡的紅茶沒有外面那麼甜⋯⋯
「那你當個快樂的胖子吧!」

3、不可以吃到「吐」


手術完不吐是為了降低洩漏。這個時候不吐是為了降低胃食道逆流。

胃食道逆流是一種壓力問題,胃內壓力大過身體給的防逆流力量(主要是賁門跟橫隔膜)就會逆流。

而胃內壓力大小跟飽食感覺相關,所以吃太飽=壓力大=胃食道逆流。

手術初期最容易的狀況就是一口餓,兩口吐。沒關係,你要習慣只吃一口就好,而不是兩口吃到吐。

這樣久了,身體習慣了,
長期比較不用吃胃藥,體重控制也更簡單喔!



2021年9月2日 星期四

建翰醫師的診間隨筆-8

作者:陳建翰 醫師




東港阿姨回來啦!


經歷了一年的時間,東港阿姨從150公斤、只能坐在輪椅上的身體,變成現在90公斤,能在村子裡面到處走跳活躍,血糖血壓的藥都不需要吃的健康阿姨。

「我現在變成庄裡的傳奇人物了!開刀之前大家都覺得我快死掉,現在活過來,每個人都來問我怎麼治好的!」

--------

東港阿姨真的是救回來的

我記得她到診間的時候,除了坐在輪椅上完全沒辦法自行活動,左小腿的傷口更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反覆感染、開刀,住院的時間比住在家裡的時間還要多。

開完減重手術以後,體重一直下降,除了慢性病藥物一個一個拿掉之外,原本從來沒好過到傷口也開始癒合了!

到現在,阿姨可以在村子裡面到處宣傳「神蹟」啦(她都說是王爺保佑,還好有找到好醫生)。

我覺得這就是減重手術存在的目的

很多人,甚至是保險人員,都把減重手術看成是自費美容手術,其實完全不是這樣子。

對於病態性肥胖的患者,這就是治療的方法。

就像得到胃癌肝癌乳癌大腸癌要開刀一樣,

有誰會說大腸癌開刀是美容手術的?!


當患者的體重高到一個程度,甚至開始引發糖尿病高血壓睡眠呼吸中止症 ,影響身體健康,就應該要手術!甚至在手術之後沒辦法瘦的很好的患者,我們也在研擬輔助性藥物治療, 就跟大腸癌一定的程度開完刀要化療一樣!

肥胖真的是病,有病要看醫生 


---------

阿姨開朗的分享著「陳醫師,恁中心實在五告賀,醫生護士小姐個管師攏對我足好,足感謝恁欸」

「庄裡面好幾個比哇咖肥欸,哇攏叫伊緊來處理!」

「賀喔,溫一定用心尬處理喔賀啦!」

能夠獲得患者信任,

幫助更多被「肥胖」這個疾病困擾的人,

是我們的福氣!



2021年8月25日 星期三

義大減重中心

  作者:陳建翰 醫師



肥胖並不單單只是體重過重,看起來身形巨大,其背後所帶來的疾病以及危險,無論是糖尿病、高血壓、睡眠呼吸中止症等與肥胖直接相關的併發症,或是如免疫功能低下或是癌症般間接的身體健康狀況,都可能讓美麗的人生瞬間崩潰。


而減重也不是簡單的少吃多動,它是一個結合生理、心理、社會的系統性問題。所以,我們結合了行為學分析,體重設定點的概念,目標的設定,精神科醫師的角色,馬上可做的營養知識,到需要醫師處方的藥物、醫師執行的內視鏡治療以及手術治療。同時,更專注於成功之後的體重維持,以及復胖以後應該怎麼辦。

減重,求的從來不是體重,而是一輩子的健康!


義大醫療國際減重暨糖尿病手術中心 (即義大減重中心)已成立10餘年,執行減重手術經驗豐富。目前由我,陳建翰醫師,與陳忠延醫師(減重外科醫師)、鄭暐霖醫師(家醫科與減重內科醫師)、以及陳昱彰醫師(家醫科與減重內科醫師),還有2位個案管理師(林佳蓁、蘇靖怡)以及2位營養師(陳映辰、涂琬苓),共同組成一個「由內而外,完整安全」的減重團隊。

我們不迷信任何可以快速減重的方式

我們追求的是可以永續經營的健康生活


醫療文獻告訴我們,所有快速成功減重極為容易化成泡影。也因此,無論你最後選擇的是習慣調整、飲食控制、藥物使用者、內視鏡治療或是接受減重手術,它們都只是一個改變契機,目的都是在接受療法的這段期間,把自己的生活步調,調整成可以永久經營的健康生活!

如果你追求的和我們一樣,是一輩子的健康、一輩子的快樂生活,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會與你一起努力,邁向那個你所追求、嚮往的自由健康生活!



2021年8月23日 星期一

減重進度表,有效!

 作者:陳建翰 醫師



之前有提過,中心利用接受胃縮小減重手術病患的資料,找出有效的預測方式。若是術後1個月時能減去過多體重19%或是術後3個月時能減去過多體重37%,則能預測病患有高達9成的機會在6個月時能減去過多體重50%以上。這個預測方式不管是用在本院的病患,甚至套用在友院的減重病人也都能準確的預測其術後6個月的減重成效。

找出了預測方法,我們就開始使用在中心的縮胃手術的患者身上。在使用了兩年之後,我們把患者的資料調出來,確認這個預測方法到底有沒有效。

結果: 有效


中因一直以來都有配備合格營養師,為減重手術術後患者提供營養諮詢,增加並且確保減重手術的效果。2019年前,有完整紀錄的且沒有達到減重進度的縮胃手術患者共有74名,其中有14人可以在手術後6個月達標,達標比率約18.9%。

2019年後,我們有了減重進度表,並且對進度落後的術後患者進行加強的飲食衛教。成果如下:

1. 提高達標比率為2.6倍


使用減重進度表以後,進度未達標的35名患者中,有17名 (48.6%) 在六個月後達到減重標準。與2019年以前相比,達標比率提升2.6倍。


2. 提高達標機會達3.3倍


再校正過其他相關因素之後發現,使用減重進度表可以讓縮胃手術後患者成功達標的機會提高為3.39倍。


3. 提高術後一年減重成效


這些患者在追蹤一年之後,平均的減重成效也有顯著的提升,大概可以多瘦5%的體重。

結論:使用減重進度表,有效提升減重成效


已經有許多研究發現,手術後早期的體重減輕程度能預測長期的減重成效,意即手術後早期成效越好,長期的減重成效也就越好;若是手術後早期的減重速度不足,長期來說很容易最後會成效失敗。

目前我們在中心研發出來的減重進度表,可以確實的增加縮胃手術後的減重成效,藉以達到長期的成功減重效果。

現在減重,除了要在手術前「精準」,手術後「持續」,並且在各個武器當中「混合使用」,需要持續性的照護,以達到最好的效果。

現在的醫療機構,治療什麼病需要這樣的概念?

「癌症」

提供精準的治療方針,

治療更多的「肥胖」病人,

就是我們持續努力的目標。



2021年8月18日 星期三

手術成效的守護者

   作者:陳建翰 醫師 / 陳忠延 醫師



少數的失敗者

對於嚴重肥胖(身體質量指數>=35 kg/m2)患者來說,減重手術卻有有效且持久的減重效果。也因此已經被視為在飲食控制或藥物治療後卻逢無法控制治療體重及相關併發症的嚴重肥胖患者的最佳減重方式。


但臨床上肥胖的治療絕對不是只接受完手術就好,還需要搭配正確的飲食、運動甚至藥物的幫助。因此還是有些病態性肥胖的病患手術後瘦得不夠好,這會導致病患的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代謝症候群等等肥胖的併發症無法緩解;臨床上約有百分之十到二十的病人會面臨這樣的減重成效不足(此處指所減輕的體重少於過多體重的一半),甚至減重失敗。


成功與失敗,誰知道?


雖然有許多研究想在接受手術前就找出會瘦不好的人,但是到目前仍然無法明確指出誰會是瘦不好的人,而且絕大多數的研究都是國外的研究。後來有些學者發現手術後早期的體重減輕程度能預測長期的減重成效,意即手術後早期成效越好,長期的減重成效也就越好;若是手術後早期的減重速度不足,長期來說很容易最後會成效失敗。若將中心的病人追蹤到2年之久便可以發現6個月時減重成效表現好的病患可以延續好表現到2年,而成效差的病人則一樣維持較差的效果。



為了能提早預測並且發現可能會瘦不好的病人,義大醫院減重中心蒐集中心接受胃縮小減重手術病患的資料,希望能儘早找出有效的預測方式。從2016到2018年共334位接受腹腔鏡胃縮小手術的病患中,扣除資料不夠充分、二次手術、以及追蹤時間不夠長的病患後,剩下的160位病患的體重資料被拿來分析。理想體重定義成身體質量指數22時的體重,過多體重則是指術前體重減去理想體重後的數字,我們希望找到能預測哪些病人能達到術後6個月時減去過多體重的50%。


結果經過多變異分析後發現年紀、性別、術前憂鬱指數、生活習慣(抽菸、喝酒、嚼檳榔)、高血壓、糖尿病等因素均與6個月後的減重成效預測無關連。只有術後1個月的減輕體重與數後3個月的減輕體重能有效預測6個月時的減重成效。若是術後1個月時能減去過多體重19%或是術後3個月時能減去過多體重37%,則能預測病患有高達9成的機會在6個月時能減去過多體重50%以上。這個預測方式不管是用在本院的病患,甚至套用在友院的減重病人也都能準確的預測其術後6個月的減重成效。



提前預測,及早介入,達成目標


從2019年開始,中心積極將術後1個月與術後3個月減重速度不理想的病人找出來,及早介入,包括加強飲食控制,請病人拍攝每天攝取的食物並上傳到社群媒體讓營養師看,以調整飲食習慣及食物的選擇。單是此一飲食的加強介入,便讓這群前期速度不理想的病人在6個月時達標,並且比2019年之前沒有加強介入的病人有較明顯的進步表現。

 


根據中心的此一研究結果確定了術後1個月與3個月的減重速度預測方法是能準確預測之後的減重成效的。而中心也針對前期減重速度未達標的病患積極介入,除了規律回診、積極飲食控制與指導外,目前還增加了運動強度的調整、加入口服藥物或減肥針治療,都可以提升病患減重的速度及成效,以達成減重目標與改善身體健康。



2021年8月13日 星期五

疫情過後又復胖, 怎麼辦???

 作者:陳建翰 醫師





減重當中,最難的其實不是把體重「壓下去」,而是不要讓體重「彈回來」。復胖一直是所有減重人的最大問題,無論是減重的患者,或是協助減重的醫師。

回顧文獻,我們可以看到一個驚人的事實。2015年的英國研究告訴我們,在10年追蹤的非手術減重患者當中,10個人中有6個人是越減越重的(圖一)。復胖的機率更是高得嚇人,減掉5%體重的患者,在2年內有一半(50%)的患者復胖,而減重超過10%的患者,在一年內有八成(80%)的患者會胖回來!

而即便接受減重手術的患者,也是有一成到兩成的患者會有復胖的問題。

然而,在談復胖的治療之前,我們必須要先確定一件事情,那就是復胖多少叫做胖。

[復胖多少叫做復胖]


一般來說,因為身體會有回存體重的生理機制,所以大家公認可以接受的復胖比例,大概是瘦身體重的一成左右,也就是你如果瘦掉10公斤,大概可以回胖1公斤。若是復胖體重超過瘦身體重的四分之一(25%),也就是瘦10公斤復胖2.5公斤,那就是明顯復胖。

有了定義,我們就可以談治療了。

[復胖的治療]


復胖的治療,其實與一般的減重的方法沒有太大的差異,但有幾個必須要注意的地方:

1、飲食修正是絕對重要!


沒吃絕對不會變胖,吃進肚子裡的東西決定你的體重!也因此,比第一次減重更積極的飲食記錄是絕對必須的的!

2、詳細的病史詢問以及使用藥物的記錄


藥物跟手術不同,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狀況。有些人會對特定的藥物效果特別差,這些藥物再接下來的治療計畫當中就應該要盡量避開。若是效果不錯的藥物則可以優先嘗試。

無論之前接受的是手術治療或是非手術的治療,其實都可以在飲食修正之後輔助藥物使用。

目前臺灣只有兩種核准的『合法、合規定』的減肥藥物: 

分別為口服的 Orlistat (Xenical 羅鮮子,也就是改過包裝的羅氏鮮) 


以及注射用的、俗稱『減肥筆』的 Liraglutide(Saxenda 善纖達)。




配合上飲食修正,都有不錯的效果!

像60歲的阿珍姨就是被復胖困擾的人。13年前接受胃繞道手術,手術後2年的時間由134公斤降到78公斤。然而,經過10年之後,體重明顯的上升到91公斤,超過20公斤的體重回升已經達到明顯復胖的標準。因此我們開始進行飲食的調整,在一年內降回79公斤。一年後,阿珍姨還希望再瘦一些,因此開始使用針劑Liraglutide,三個月的時間又多掉了9公斤。

阿珍姨開心的說: 「沒想到我瘦到比剛做完手術還瘦了」。目前70公斤的體重,不但她自己很滿意,也讓醫療團隊很開心,幫助她找回一個她可以長期穩定的生活習慣。

然而,這些藥物都必須要在醫師的建議下進行使用才安全。這些藥物都是處方用藥,需要醫師開立才能取得,再加上臺灣是不能在網路上面買賣藥物的,因此千萬不要在網路平台上面購買藥物,以免復胖治療不成,反而傷身哦!

3、更侵入型的減重方法


要在飲食修正的差不多後,才可以考慮把減重方法「升級」。若是一開始就升級,那可能會讓這些減重方法的效果大打折扣。

升級可分為下列三種狀況:

1、如果之前沒有接受減重手術,而且體重也已經進入病態性肥胖(BMI 超過32.5),那減重手術就是優先選擇。

2、如果之前沒有接受減重手術,而且體重在中度或輕度肥胖(BMI 小於32.5),那可以在飲食修正之後嘗試內視鏡治療來輔助體重的下降。

3、若是之前已經接受過減重手術,而且飲食修正也已經沒有問題,那可以考慮更換術式

比如,若是之前接受束帶手術,可以嘗試移除束帶


後改成縮胃或繞道手術、若之前接受縮胃手術可以加做繞道手術、若之前做繞道手術可以考慮調整繞道長度、更改不同的繞道方法、或是更換為縮胃手術。

但是必需要注意的事情是,再次手術絕對不是優先選擇。因為再次手術的危險性較高,且若沒有良好的飲食修正,那效果會比第一次手術的效果要差。

[結語]


復胖是件令人難過且失望的事情。然而正視自己的復胖,尋求醫師的協助,包括進行飲食修正、考慮使用合法的減重藥物(比如口服的 Orlistat (Xenical 羅鮮子) 或是注射用的 Liraglutide(Saxenda 善纖達))、考慮更進一步的內視鏡治療或是減重手術、甚至是再次減重手術。在醫師與醫療團隊的協助之下,才可以順利的對抗復胖哦!


2021年8月11日 星期三

自我挑戰-波比跳30天

作者:陳建翰 醫師



[30天後的紀錄]


嗯,第一天可以輕鬆一點。

開完刀回到家全身累的時候,回想自己前30天的狀況,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麼撐過去的。
這是第一天可以稍微喘口氣,今天降50下,輕鬆點做。

說實在,我覺得30天內最大的阻力,也是改變最少的地方其實是自己的身體形象。如果沒有照片一張一張一直拍,拼起來做對照,我並沒有辦法說服自己「我變瘦了」,而這樣的念頭其實很容易讓自己放棄。

「旁觀者清」「外人視角」講的好像也就是這麼回事,總是要有其他的人告訴你你現在做的事情哪裡奇怪,哪裡有變化,你才會比較清楚自己走到哪裡了。

其次,最重要的獲得,其實就是「短期」衝刺。這也是為什麼人家都是「30天減重班」,追求我們想要的「速效」。

短期的目標,可以靠意志力撐下去。
長期的改變,卻必須要「愛」


必須要有力量讓你一直不斷的走下去,你必須喜歡那個改變後的生活,才能夠讓你一直走下去。

感謝大家一路陪伴,我們走完30天了。不過接下來,我們還有更長的路要走,一起繼續運動吧!

——

[紀錄-連續挑戰波比跳30天]


計畫是第一週逐步增加,一週內達到每天100下,之後每天100下,持續30天。
歡迎瘦友一起來,挑戰波比跳一天一百下,連續挑戰三十天!


D30-  100= 30*2+20*2 BW 78   Kg,
D29-  100= 30*2+20*2 BW 77.3Kg,
D28-  100= 30*2+20*2 BW 77.7Kg,
D27-  100= 30*2+20*2 BW 77.7Kg,
D26-  100= 40*2+20。 BW 77.7Kg,
D25-  100= 30*2+20*2 BW 77.5Kg,
D24-  100= 30*2+20*2 BW 77.7Kg,
D23-  100= 25*4。        BW 78.4Kg,
D22-  100= 30*2+20*2 
D21-  100= 亂跳加總     BW 78.7Kg,
D20-  100= 25*4。        BW 79.3Kg,
D19-  100= 30*2+20*2 BW 79.2Kg, (宵夜XD)
D18-  100=  亂跳加總    BW 78.6Kg, 
D17-  100=  亂跳加總    BW 78.3Kg, 
D16-  100= 30*2+20*2 BW 78.3Kg, 
D15-  100= 25*4。        BW 78.3Kg, 
D14-  100= 25*4。        BW 78.4Kg, 
D13-  100= 30*2+20*2 BW 78.1Kg, 
D12-  100= 60+40        BW 78.7Kg, 
D11-  100= 25*4           BW 78.8Kg, 
D10-  100= 20*5           BW 78.4Kg, 
D09-  100= 25*4           BW 78.7Kg, 
D08-  100= 20*5           BW 78.4Kg, 
D07-  100= 40+40+20 BW 79.1Kg, 
D06-  100= 40+40+20 BW 78.9Kg, 體脂23.1%
D05-  100= 35+35+30 BW 78.9Kg
D04-  100= 30*3+10,   BW 79.1Kg
D03-  100= 30*2+20*2 BW 79.2Kg
D02-    60=20+20+20, BW 78.9 Kg
D01-    40=20+10+10,   BW 78.4 Kg


減重黑白配:合適的目標與正確的方法

 作者:陳建翰 醫師



前面提到了體重設定點的概念,我們就可以就這個概念來延伸,整個體重目標的設定以及相對應的方法選擇。

首先,我們要先清楚,什麼叫做「減重成功」。

「減重成功」的標準


以現在學界廣泛使用的標準,大致如下:

1、飲食療法以及藥物成效,大多是用5%或是10%的體重作為減重成效的比較標準。

2、內視鏡技術的減重方法,以降低體重的10%及15%為基準做比較

3、外科減重手術的比較基準,則大多以體重下降20~25%的成功比率做為比較基準。


就上面這個標準,我們可以來檢視一下目前現有的減重研究的數據。

減重的成功率


1、2018年的時候,有篇回顧性的文章,比較了當時面對病態性肥胖的減重方法成的成功機率。可以發現,非手術的飲食控制,提供10%體重下降,也就只有15%的成功機率。

而減重手術,下降10%體重的機率99%,下降25%(也就是四分之一)體重的成功率也46~60%。


2、2019年,一篇綜合性論述的文章,列出了目前搜索得到的飲食控制法,發現整個療程平均下降的體重,無論體重多少,對比正常飲食,最多是3~6公斤。


綜合以上,再加上我們之前提過的體重與死亡率的整體關係,我們可以把整個減重的目標與方法,統合為以下的建議。

減重黑白配:合適的目標與正確的方法


1、若你的目標在10%體重,適合你的方法是飲食控制、運動。如果已經經過多次減重,建議諮詢醫師,也可以考慮藥物使用來增加成功率。

BMI在輕度肥胖,也就是27.5以下的人,大約10%的體重就足夠讓你維持良好體態與維持身體健康,是飲食療法的最佳族群!

2、若你的目標在15%體重,適合你的方法是內視鏡的療法。同時也可以在醫療團隊的建議下,使用藥物來輔助成效。

BMI進入中度肥胖,也就是介於27.5-32.5之間的人,10%的體重有點稍嫌不足,需要15%的體重下降才可以達到健康的效益。這時候內視鏡的療法會是你的不錯選擇。

當然在這個區間,減重手術也有它的角色存在。

3、若你的目標超過20%,適合你的方法就是減重手術。當然,在效果不好的時候,可以輔助藥物甚至是內視鏡來增加成效。

BMI進入病態度肥胖,也就是超過32.5的人,是需要20%以上的體重下降才可以達到健康的效益。其他療法的減重幅度與成功率都是相對較低,對健康情況改幅度都不夠大。因此減重手術應該是要優先考慮選項,也因此健保有給付喔。


決定好你的目標跟相對應的方法了嗎?

 

2021年8月4日 星期三

為什麼我都不會瘦? 體重設定點

 作者:陳建翰 醫師



 當減重醫師久了,其實常常都被周遭的朋友或是同事詢問類似這些問題:「我想減重10公斤,可不可能?」「我發誓在3個月內要瘦10公斤」「我一年怎麼可以瘦30公斤」這類的問題。


「你打算怎麼做呢?」這是我對他們接下來的問題,而我得到的回答往往都是「少吃澱粉可以啦,我再加上運動沒問題的」「我剛剛繳了健身房一年的會費,我要拼命健身一定能瘦」


「網路上這麼多人都可以了,我一定也可以!」這是每個下定決心減重的人的潛台詞。


但身為一個執行減重手術的外科醫師,卻往往看到的都是失敗的案例。「我都這麼認真,吃得很少很清淡,為什麼不會瘦?」這是絕大多數走進中心時,第一次看診的共通話語。


這個,其實跟「人」的身體很有關係。


人類演化至今幾百萬年的時間,一直以來都與飢餓對抗,人要想的事情往往是「如何吃一餐飽7天」。在進化的過程當中,我們的身體不得不變成一部「儲存能量」的機器,想辦法對所有吃進身體的食物作盡可能的分解、轉換成脂肪或肝醣、並且快速儲存在身體的各個器官當中。我們的身體雖然耐餓,但也被塑造成對飢餓敏感且厭惡。同時,我們喜愛高熱量的食物,大腦對高熱量食物(比如甜的食物)獎勵感與愉悅感遠比其他食物要高,這會促使我們去尋找更高熱量的食物。這一切的機制,在食物缺乏的年代當中,完美的互相配合,我們的身體就是在飢餓帶來的痛苦與熱量帶來的快樂當中取得平衡,讓我們獲得了無比的生存優勢,進而不斷繁衍至今。


「吃胖是福」,在以往的年代,是個千真萬確的事情!


然而,在世界大戰之後,各個國家利用國際貿易開啟了經濟的大發展。食物獲取成本逐漸下降,再加上食品加工業的發展,獲得足夠生存熱量變的越來越簡單。然而,我們經過幾百萬年演化的身體並沒有跟上這個改變,原本的生存優勢變成了劣勢,肥胖成為了我們這一代非常重要的健康議題。


想要對抗肥胖,成功減重,就先對我們的體重機制有所了解。不然,「我能瘦20公斤」就純粹只是個「願望」,而不會是個事實。


[設定點(Set point) ]


全世界的減重醫師都面臨兩個個重大的問題:「怎麼瘦下去」以及「怎麼不胖回來」。


其實整個學界在過去做了許多的研究,但卻發現幾個很重要也很沮喪的事實。


1、60%接受非手術減重療法,會越減越重。



2、所有的飲食與運動療法,都很難突破10%的體重變化。目前要突破這個障礙,需要內視鏡或是手術的輔助。


3、可以在一年內成功瘦10%的患者,有80%在一年內會復胖。然而,瘦少一點的反而維持較久,瘦5%的患者,2年內的復胖比率大約在50%左右。



基於這幾個事實,近年學界有一個頗流行的概念,也就是「體重設定點(Set point)」。


「體重設定點(Set point)」是什麼呢?


你可以簡單把它想成一個像「體溫」的指標。


人類是「恆溫動物」,無論你的身體是泡在43度的溫泉當中,還是處在零下20度的雪地裏,我們的身體會使用各式各樣不同的方法,來讓我們的身體維持在36-37度上下。當你生病的時候,你的身體會因為身體倒種種發炎訊號來「調高」你的體溫,使體溫設定點比一般正常要來的高,所以我們會「發燒」。


體重設定點,你也可以把它想像成類似的概念。我們身體內的各種訊號、激素與荷爾蒙,調和飢餓與飽足感,讓我們的體重維持在某一個點上,不要有太大的變化。


也就是說,一個80公斤的人,他的身體系統會想辦法讓他維持在80公斤上下,這個人的體重設定點就是80公斤。而這個上下的幅度約略就在10%左右。


然而,這個設定點跟體溫不一樣的地方是,它很容易向上調,卻很難向下調。


為什麼?因為身體怕「餓死」!


簡單來說,當你飢餓的時候,身體會以爲你處在飢餓的危險狀態,因此啟動了保護機制,盡可能的降低不必要的消耗,減少體重下降的速度,同時啟動所有可以想到的方法催促你去尋找食物,這其實也是大多數人撐不過「停滯期」的原因。同時,身體會想辦法調高「設定點」,讓你想要吃更多的東西,來預防下一次的飢餓。


這個觀點,可以解釋為什麼非手術療法的極限大多在10%左右、為什麼停滯、以及減重後迅速復胖甚至胖得比減重前還胖等等令人沮喪的減重悲劇。


[如何調降設定點]


那,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讓體重設定點向下走呢?


由於目前我們無法得知有什麼原因會影響體重設定點,因此無法準確的調整。然而,有幾個被觀察到可能會降低體重設定點的方法,可以讓我們參考。


1、緩慢且分段的體重下降:

研究表明,快速的體重變化(三個月5~10%下降)是未來體重快速上升的重要因子。因此,一旦採取非手術方法,不疾不徐是重點。每週1%左右是大家都建議的數字。


同時,分段的體重下降也有助於身體適應新的體重設定點。每次以10%的體重為目標,然後不刻意減重,放鬆目標改採控制體重半年到一年的時間,然後再往另外一個10%前進。


2、足量的蛋白質攝取與運動:

這兩件事情與飲食組成以及肌肉量維持有關。在運動上,一個是可以增加肌力以及肌肉量的重量訓練。另一個則是想辦法增加日常生活的非運動耗能,簡單來說就是能走路的不騎車,能爬樓梯的不要坐電梯,能站起來的就不要滑椅子,這些簡單的日常生活習慣所增加的耗能常常是刻意運動重訓的好幾倍。


3、充足的睡眠:

這會讓身體遠離壓力,獲得徹底休息。也有研究表明,睡滿7小時的人擁有更強的抗飢餓感,更容易控制食慾。


4、減重手術:

一旦身體質量指數(BMI)超過30,減重手術就是強烈建議的選項。而目前減重手術藉由改變身體構造,擾亂腸道荷爾蒙,可能也藉此重設體重設定點。


也因此,減重手術的長期復胖率偏低。與一般減重在一年內八成患者復胖相比,5年的復胖比率只有20%。也因此減重手術成為對抗肥胖與相關疾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的最強武器。


體重設定點這個概念,告訴我們身體不是簡單機器,想瘦多少就瘦多少只是單純的一廂情願。體重設定點已經成為我們在減重方法選擇上不得不跨越的天然障礙。接下來的文章,我們將帶你,一步一步跨越設定點,選擇各式各樣的方法,來達到自己的減重目標。


2021年7月21日 星期三

我什麼時候要開始減重?肥胖概論

作者:陳建翰 醫師


 「我覺得我好胖喔,我想減重」在現在這個高熱量食物橫行的時代,已經快要變成人與人之間的標準問候語。


肥胖所帶來的相關危害已經不是新聞了。研究上顯示,肥胖會增加5倍的糖尿病機率,2倍的中風機率,2倍的心肌梗塞機率。同時,因為重量而增加膝蓋、腳踝、髖骨關節炎的機會。而累積在身體各處的脂肪組織會造成性荷爾蒙的平衡失調導致男性和女性的不孕,而累積在脖子與咽喉附近的脂肪組織會影響呼吸道順暢度,造成呼吸中止症,進一步的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以及肺部功能的下降。這些林林總總的問題會導致免疫力下降而增加各式各樣感染的機會,同時也會讓身體一直處於慢性發炎的狀況,也會導致癌症發生機率的增加


所以,以往的研究告訴我們,當人越肥胖,身體質量指數越高,總死亡率就越高。除了剛剛所講的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之外,甚至其他原因的死亡率也都通通升高。


除了身體的健康問題以外,還有心靈層面上的問題。肥胖患者的外型以及社會認同,會影響肥胖患者的心理狀態,常常造成肥胖患者自卑、憂鬱、低自尊心等心理狀況。也因此,肥胖目前已經被認定是等同「癌症」一般的慢性疾病,需要被積極「治療」。


既然是「治療」,我們需要的就不只是口耳相傳的偏方,或是自己的感覺,而是實事求是的「科學實證」。


所以,我們先來看看「誰需要減重」。


文獻上面告訴我們,與死亡率相關的身體參數,最常被提及的就是體重。然而,同樣的體重在不同人身上並不代表同樣的肥胖程度。


因此,判斷體重首先想到的就是BMI值,身體質量指數。BMI是通過身高和體重的數值,來判斷你的體重是否健康。它的計算方法如下:


**BMI =體重(kg)/身高(m)²**


我們可以使用簡易表格可以讓你快速查閱自己的身高,或是國健署的計算網址(輸入身高體重)。網址於此:https://km.hpa.gov.tw/obesity/TC/BmiCalculate.aspx




根據BMI, 我們可以分成正常體位,輕度肥胖,中度肥胖以及重度肥胖。



治療的部分,分成幾個階段


台灣的國健署在2018年9月發表了「成人肥胖防治實證指引」,給了我們專屬於台灣人的治療準則。


1、針對單純體重過重 (24 ≤ BMI <27 kg/m2) ,就應該開始注意控制自己的體重。建議與專業醫療人員討論體重下降方法,並以避免復胖為主要目標。


2、若是 BMI ≥ 27 kg/m2,但無肥胖相關的合併症或心血管疾病,可以與醫療團隊討論後,設定減重目標,並以飲食與運動等生活型態調整為主。建議每 3-6 個月重新評估,若是不能達到減重目標,可以考慮在醫師指導下使用減重藥物治療。


3、輕度肥胖以上 (BMI ≥ 27 kg/m2) 合併有兩個以上心 血管疾病危險因子或任何合併症,都應該積極與醫療人員討論飲食與運動等療法,並從各方面(包含心理、環境改變等)介入體重的控制,並可考慮使用減重藥物進行輔助治療。


4、當 BMI ≥ 37.5 kg/m2 或 BMI ≥ 32.5 kg/m2 且併有肥胖引起之合併症時,除了飲食介入、運動介入、生活型態的修正和控制可修正危險因子, 合併減重藥物治療外,應進一步考慮接受外科減重手術


如果你或你的家人符合了上面的條件,那這個減重100問答可以一步一步的帶著你,協助自己或家人,開始制定減重計畫。並且,在讓你在各個減重情景中遇到問題的時候能夠方便查閱解決。


當然,「覺得自己胖」也是減重的重要動機之一,不過也不要太過恐慌,認為看起來「肉肉」的就會面臨肥胖的健康風險當中。在醫療上,最對健康影響重要的仍然是身體質量指數(BMI)。台灣人的BMI 沒有超過24以上,是不太有肥胖相關的健康風險的歐。再加上,2013年在世界頂級的期刊(JAMA)也發表綜合論述,發現BMI 25-30中間的總死亡率是最低的,這比以往研究大多的對照組18-25稍微高一些。也因此,雖然自我的追求是一件值得鼓勵的事情,而過度的追求過低的體重對身體健康可能是比較沒有幫助的,甚至會讓自己變得憂鬱不開心喔!。



2021年7月14日 星期三

使用益生菌能夠減重嗎?

作者:陳建翰 醫師



2021年的現在,網路上面許多的資訊都在說,益生菌對減重非常有效,甚至還有人在推超級貴的腸道菌叢分析來看看到底是不是需要補充特殊的益生菌。但是,益生菌到底對減重有沒有幫助?

這個問題,其實一分鐘健身教室-史考特醫師 已經撰文並且做成影片,有了非常具體的描述。我引用這幾支影片,來說明一下目前益生菌, 或者說是腸道菌相,對減重到底有沒有幫助?

 1、肥胖都是腸道菌害的?


https://fb.watch/6FrwDxZmRF/

2016年,科學家使用無菌OB鼠(這是一種人造特殊基因改造的老鼠,它永遠不會吃飽),將他們分成兩組,一組餵胖老鼠的腸道菌,另外一組餵瘦老鼠的'腸道菌。結果出來,餵胖老鼠腸道菌的老鼠的增重比率,比瘦老鼠要大。這個實驗證實腸道菌叢的差異可能影響體重。

但這個研究有問題:
1、統計有瑕疵,結論不一定可靠。
2、實驗室的結果,是否能套用人體不清楚

也因此,就有科學家想到,那讓肥胖的人吃瘦的人的菌叢,有沒有效?

2、老鼠可以,那人可以嗎?



2017年,有科學家招募了一群胖子志願者,用特殊的方法進行腸道菌移植。實驗結果發現,不管你是放瘦子的細菌或是放胖子自己的細菌,體重都沒有顯著差異。即便是號稱有幫助的胰島素阻抗,也再實驗終點(18周 = 4個半月)以後變成一點幫助都沒有。

2020年,另外一本期刊(PLOSOne) 也發表類似的文章,吃瘦子的細菌膠囊對體重一點幫助都沒有。

光靠吃瘦子的細菌叢就能輕鬆減重的實驗 (或者是幻想) ,看起來目前應該是破滅的。

3、益生菌真的一點幫助都沒有?



難道益生菌對減重一點幫助都沒有嗎?

其實在2018年的一篇綜合回顧文獻當中就有發現,補充益生菌,平均可使體重多降0.65公斤。其中以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效果最好,可以多減掉1.25公斤脂肪。

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其實就存在我們身邊絕大多數的乳酸製品所包含的菌種,包括養樂多、優酪乳等,大多也都是利用乳酸桿菌作為主要的益菌株喔!

結論


我很贊成 史考特醫師 在影片最後的結論。腸道菌雖然會影響體重,但在整個體重管控的次序當中,仍然還是適當的飲食配置飢餓感的控管,以及良好的生活習慣,才是最主要的事情。與其捨近求遠談論益生菌的效果,不如紮紮實實的把每一餐的飲食紀錄做好,這樣才不會事倍功半,多花很多冤枉錢喔!

2021年7月11日 星期日

我的蛋白質吃得夠嗎?什麼是優質蛋白質?什麼是高蛋白?我需要高蛋白嗎?

作者:陳建翰 醫師


 1.一般聽到的優質蛋白是什麼意思? 為什麼蛋白質還有分優質或不優質?


陳醫師答: 蛋白質是由胺基酸構成的。而構成身體的20多種胺基酸,有9種是必須由食物攝取。而優質蛋白質指的就是食物內這些必需胺基酸的含量。含量越多,蛋白質就越優質。

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包括:奶、蛋、豆、魚、肉類,其中動物性的食物,包括奶、蛋、魚、肉類都是優質蛋白質。此外,植物性的蛋白質有黃豆(大豆)及相關的豆製品(比如豆腐、豆干、豆漿)等都是優質蛋白質的來源。

而其他來源的蛋白質,比如米、玉米、紅豆綠豆、麵筋、堅果,都因為缺乏某些必需胺基酸,使得它們被我們吸收利用的比率低,就屬於非優質蛋白質。

2.高蛋白是什麼?是只蛋白質含量比較低跟含量比較高?那以什麼當基礎來比較?


陳醫師答:一般的蛋白質(比如牛奶、豆漿)都還有其他的東西(比如乳糖),蛋白粉會將他們一定比例的移除。所以同樣的份量會攝取到更高的蛋白質含量。

一份蛋白粉大概可以到20-30克的蛋白質,但一顆蛋才7克,你喝一匙蛋白粉等於吃4-5個蛋,這樣想要高蛋白才不會吃爆量。

3.若一般人想增加攝取蛋白質多吃黃豆、豆漿、豆腐、豆干 需要擔心攝取過多的普磷嗎?


陳醫師答: 原則上就是「奶蛋豆魚肉」類都是很好的蛋白質攝取來源。

肉的部分記得這個原則:沒有腳的>兩隻腳的>四隻腳的,兩隻腳的去皮,四隻腳的去「花」就可以降低很多熱量。

素食的部分的確也就只有豆類或豆製品可以選擇。只要適量補充就可以了。

除非本來就有痛風,不然一般攝取大概不會過量的問題。

再者,痛風其實跟果糖精緻糖比較有關係。

4.一般三餐正常吃的人什麼樣的情況下需要額外喝高蛋白? 是健身想練出大塊肌肉的時候嗎?


陳醫師答: 其實都可以,單純想要體重控制的人可以使用,健身也可以,甚至是一般人作為自己外食時候的蛋白質補充也可以。

不過要練出大肌肌是件超級爆炸困難的事情,一般人的運動或是訓練強度真的很困難,而且蛋白質一定要攝取足夠,所以講穿了不用特別期待大肌肌拉。

5.要如何知道自己的蛋白質是否攝取足夠?


陳醫師答: 這個要用算的。每個人原則上是一天0.8 g/公斤。所以一個60公斤的人一天大概就是攝取48g左右的蛋白質。

要怎麼換算,可以參考照護線上的這篇文章


2021年7月8日 星期四

[夏季冰品怎麼吃才不會胖]

 作者:陳建翰 醫師 X 義大減重中心



夏天吃冰是享受,找對方法就享「瘦」



 🔺【輕量型】

一、吃「清冰」看似熱量很低,但關鍵在你選什麼配料!營養師的健康選擇:「愛玉、仙草、白木耳、蒟蒻」;另外則要避開:「圓」「粿」「豆」字輩的澱粉餡料,小心:

芋圓、地瓜圓、粉圓、湯圓;紅豆、綠豆、花豆、粉粿、薏仁、

二、糖水要換無糖豆漿,2人分著吃一份清冰熱量才會低



🔺【中量型】

一、超商在夏季一定會推出海量的冰棒、甜筒、雪糕怎麼選呢?請選熱量<150大卡的品項(參考包裝上的營養標示)。例如:枝仔冰、蛋捲冰淇淋、小美冰淇淋、古早味棒棒冰;因此看懂營養標示很重要哦。

二、地雷區「甜筒、雪糕」以及限量推出的季節限定口味,幾乎都超過200大卡甚至飆到300以上,精製糖、油脂含量不容小覷,建議分2次吃(隔天吃)負擔最小


🔺【減輕負擔小技巧】🔺

|先運動再吃→ 跳繩、中(高)強度間歇運動是在家可以做的項目,提高熱量消耗

|飯量減半,換成蔬菜,健康食物先吃,再吃點心

|低熱量冰品自己做,在家打水果冰沙、熱量最低哦


我自己也很愛吃冰啊!,我自己的應對方法是這樣的:

1、如果我有打算晚餐後要吃冰,我就會盡量地在晚餐減少熱量的攝取,蔬菜量以及低脂蛋白質量會提高。

2、我們全家四個人吃一份冰!而且規定一個人只能選一種料,這樣既能夠顧到孩子又可以降低熱量,還有全家一起分享的愉快感覺,又開心又健康!

3、我自己有在執行飲食記錄這件事情,確實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有吃冰,避免在極短的時間(比如1週內)重複吃。

控制體重需要的,都是這種一點一滴的小技巧喔。


跟瘦友們一起瘦

馬上掛號門診諮詢

2021年7月3日 星期六

[中心主任報告時間-2021義大減重中心年報]

 作者:陳建翰 醫師



「減重一時,健康一世」


 2019年接手義大減重中心主任以來,我們秉持著「減重一時,健康一世」的概念,整合各種減重方法,從飲食調整、內科疾病控制、減重藥物使用、精神科醫師會診、水球置放、到減重手術,提供瘦友們專屬個人化的減重方式。


同時,我們更研發各種實用工具,找出確切的減重目標,極大化減重效果。同時,也希望在這樣的經營之下,能夠降低復胖的比率。


希望每個來中心減重的患者,都能脫離「痛苦節食」的惡夢,藉由正確的方法維持體重,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讓自己「好好吃飯,好好生活」。


現在,我來跟大家報告一下我們的減重成果。


2021義大減重中心成果


1、在中心接受減重手術的人,有92%在半年內瘦身超過20%,85%在一年內瘦身超過25%。


2、我們建立了減重手術的預測模型,並且訂立了預測失效後的SOP, 讓這些原本無法達標瘦友的體重多瘦10%,成功機會達標的機會增加將近4倍。


3、在中心,2年手術後的復胖機率為7%。相較於中心以往的資料,這兩年我們降低了一半的復胖比率。


2021義大減重中心學術成果


2020年到2021/06, 中心總共發表14篇學術論文,其中關於減重手術長期效果有6篇,減重臨床論文1篇,外科相關的資料庫相關臨床論文3篇,2篇癌症相關的基礎論文,以及2篇個案報告。

其中,有三篇論文是來中心輪訓的住院醫師的人生第一篇論文。


感謝在這兩年當中支持中心的人,以及信任中心所有成員的瘦友們。我們會繼續努力,為了每個人的幸福努力、奮鬥。


讓我們一起

「好好吃飯、好好生活」


跟瘦友們一起瘦

馬上掛號門診諮詢

2021年6月29日 星期二

學術文章發表選集:減重手術的長期效益

 作者:陳建翰 醫師


「陳醫師,聽說開完減重手術身體會變差?」


「會變好!會變好!會變好!」


對於病態型肥胖患者來說,而減重手術卻有有效且持久的減重效果,因此已經被視為治療嚴重肥胖患者的最佳方式。而減重手術後,有約60-90%的病人糖尿病可以快速達到緩解。國際的文獻上面發現代謝手術後身體許多器官系統的功能都獲得改善,諸如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精神疾病、肺功能、蛋白尿、心臟功能及性功能等。

不過,目前的研究大多還是在醫院的抽樣患者,有著相對嚴格的收案條件。真的回到真實世界當中,減重手術的效果到底好到什麼程度,能不能夠讓這些併發症下降,是不是可以回到跟正常的人一樣,還是仍與一般普通人有差異,這對是否選擇減重手術作為肥胖治療的患者來說,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而這件事情,我們剛好有武器可以解決它。這個武器就是:台灣的健保資料庫。

從2017年在義大減重中心服務以來,我們團隊陸續在健保資料庫當中探索這些問題的答案。除了可以了解減重手術,包含縮胃手術繞道手術,在台灣人身上施行是不是真的跟歐美人一樣好以外,更能夠清楚了解減重手術在台灣推行以來,增進台灣人健康的幅度。


以下的幾篇文章是到2021/06/29,我們發表過的文章摘錄。


發表結果


1. 手術後不會增加膽囊炎或膽管炎等膽石疾病風險,但比正常人高

 手術後不會增加膽囊炎或膽管炎等膽石疾病(HR=1.075, p=0.679)


2.手術後會增加懷孕的機會,增加成功生產的機會,更增加自然產的機會。

增加懷孕(HR=2.886, p<0.001)、成功生產 (HR 2.775, p<0.001) 以及陰道生產的機會 (HR 6.426, p<0.001)[3]。


3.手術後會降低長期的呼吸道感染機會,但仍比正常人稍差

肥胖在許多研究當中都已經被證實與增加呼吸道感染有關,無論是一般肺炎或是流行性感冒

我們的研究發現,減重手術可以降低約6成的呼吸道感染總風險、降低約6成的肺炎風險、降低約7成5的流行性感冒風險、以及降低約7成左右的支氣管炎風險。然而,接受減重手術的患者(綠色線)的呼吸道感染住院機會仍然高於一般民眾


4.手術後會降低心血管疾病,與正常人無異

心血管疾病發生比率明顯下降 (HR=0.168, p<0.001)[5]。


5.手術後會增進骨骼健康,但仍比正常人稍差

減重手術後的微量元素攝取一直是減重手術後十分重要的議題。之前曾經有台灣團隊利用健保資料庫發現減重手術後骨折的機會會增加。我們利用健保資料庫發現,總骨折危險性在接受減重手術後,和未接受減重手術的肥胖患者並無差異( [HR] = 0.774, p = 0.164),然而手術後的患者的確會比一般正常人要高 (HR = 2.210, p<0.001)。

細分後發現,在非交通意外的骨折受傷,減重手術後的患者顯著的比非手術的患者要低(HR = 0.542, p = 0.010),但仍然高於一般人(HR = 1.693, p = 0.023) 

這表示,減重手術後其實是會增加骨骼的健康,但手術之後仍然要注意骨骼的保健。


6. 減重手術後會降低癌症的發生危險,與正常人無異

肥胖一直都是許多癌症的重要危險因子。研究指出,和非肥胖者相比,肥胖者在特定的癌症,罹癌風險高了1.1到7.1倍不等。

肥胖的患者,總癌症發生率在接受減重手術 後,和一般正常人相當 (HR = aHR =1.00, p = 0.9997)。同時,肥胖患者的發生癌症的危險性較一般人為高(aHR =1.22, p < 0.0001)。同時,在次族群分析中,在各個年齡層中,減重手術對癌症都有相同的保護效果。


7.肥胖合併呼吸中止症的患者,接受減重手術的長期心血管疾病發危險性會低於只接受懸壅顎咽成形術(HR=0.592, p<0.001). 



跟瘦友們一起瘦

馬上掛號門診諮詢

文獻發表出處


1.   Chen JH, Tsai MS, Chen CY, Lee HM, Cheng CF, Chiu YT, et al. Bariatric Surgery Did Not Increase the Risk of Gallstone Disease in Obese Patients: a Comprehensive Cohort Study. Obes Surg. 2019;29(2):464-73. Epub 2018/11/13. doi: 10.1007/s11695-018-3532-1. PubMed PMID: 30417273.

2.     Hsieh MF, Chen JH, Su YC, Chen CY, Lee CH. The Increasing Possibility of Pregnancy Postbariatric Surgery: a Comprehensive National Cohort Study in Asian Population. Obes Surg. 2020. Epub 2020/11/15. doi: 10.1007/s11695-020-05099-7. PubMed PMID: 33188494.

3.     Chen JH, Wei YF, Chen CY, Su YC, Tsai RSF, Chin WL, et al. Decreased Long-Term Respiratory Infection Risk After Bariatric Surgery: a Comprehensive National Cohort Study. Obes Surg. 2020. Epub 2020/09/30. doi: 10.1007/s11695-020-05001-5. PubMed PMID: 32989625.

4.     Hung SL, Chen CY, Chin WL, Lee CH, Chen JH. The long-term risk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patients following bariatric surgery compared to a non-surgical population with obesity and the general population: a comprehensive national cohort study. Langenbecks Arch Surg. 2020. Epub 2020/11/12. doi: 10.1007/s00423-020-02027-2. PubMed PMID: 33174167.

5.     Chin WL, Chi PJ, Hung WC, Lin CW, Chen CY, Chen JH. Bariatric Surgery Decreases the Risk of Non-traffic Accident-Related Fractures in Patients with Obesity: Real-world Data from Taiwan. Obes Surg. 2021. Epub 2021/02/20. doi: 10.1007/s11695-021-05262-8. PubMed PMID: 33604869.

6.     Kao YK, Lin HY, Chen CI, Su YC, Chen JH. The Bariatric Surgery Is Associated with a Lower Incidence of Malignancy: Real World Data from Taiwan. Obes Surg. 2021. Epub 2021/06/06. doi: 10.1007/s11695-021-05511-w. PubMed PMID: 34089441.

7.   Chen TY, Liu CT, Chung CH, Hung SL, Chien WC, Chen JH. Bariatric surgery may provide better protection than 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 against 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obese 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urg Obes Relat Dis. 2021;17(4):780-91. Epub 2021/01/12. doi: 10.1016/j.soard.2020.11.018. PubMed PMID: 33423961.

2021年6月27日 星期日

要怎麼吃點心?

 作者:陳建翰 醫師



 點心令人無法控制的東西,油鹽糖完美的比例混合,勾動舌頭味覺到腦袋當中的每一條神經,層層衝破你的理智,啊嘶,好開心!

既然都想吃了,那就大大方方吃!


陳醫師 @ 義大減重中心建議如下:


一、豐富蛋白質類 🥛: 


比如: 茶葉蛋一顆 or 無糖豆漿1杯 or 無糖優格一杯

茶葉蛋取得方便也好吃,能補充蛋白質還可以增加飽足感;而 優格可以補充鈣質及腸道好菌,和豆漿一樣是乳糖不耐症的人的首選喔!


二、雜糧全榖食物 🍠

低GI、高纖維的五穀粥(每次半碗)下午暖暖胃同時補充水份,無法準備的話,燕麥能量棒、超商的小地瓜是第二選擇喔!可以自己蒸地瓜的話,營養師建議洗乾淨、連皮吃,纖維最多~


三、健康但容易超量的點心 🥜

天然果乾(不加糖)、無調味堅果(尤其要不加鹽)也很健康、方便,但是很容易不小心吃過量喔!如果有營養標示,每次以150大卡的熱量為宜。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建議,那就是:


晚餐吃少點啊!


你午餐吃丹丹,下午茶還吃了一塊蛋糕,晚上再跑肯德基吃一桶炸雞,真的想不胖都難。


我自己的晚餐可能就會以1/4碗飯、加份簡單的魚肉以及一大盤青菜(如果是水煮更好,我是習慣了),這樣去降低一天總熱量的攝取。


當然,一定要節制。要分清楚,什麼是吃「心情爽」的,什麼是吃「填飽肚子」的。


如果一直吃很爽的東西,那真的就不要怨嘆自己會變胖囉 😊


義大減重中心原文連結




2021年6月25日 星期五

某某飲食法比減重手術瘦的還快?真假?

作者:陳建翰 醫師


問:陳醫師,有人說用他的方法吃病人三個月就瘦20公斤,瘦得比減重手術快,你怎麼看?


歐⋯⋯

我不拿個案,抱歉,外科醫師手上多得是一百公斤瘦20-30公斤,150-200公斤瘦上50-100公斤的患者。

我們看數據




1、之前說過飲食法平均瘦5-7公斤,但的確原本就有人會瘦的20%以上。


多少:3%



2、2015年英國研究,BMI超過35的人,男生735人有一個會瘦回標準體重,430個女生有一個會瘦回標準體重。



所以這種瘦身速度本來就會發生,跟你吃啥喝啥什麼方法真的沒關係。連號稱藝人都在用的168斷食法,一年以上也都沒有明顯優勢。

你減重只想減6個月然後就說再見嗎?


3、維持才是真正困難的地方,瘦身超過10%的人,80%會復胖⋯⋯




簡單來說就是:拿隨機會發生的事情來廣告!


這種瘦身幅度每天在我的診間出現。

早上來一個25歲的女生,3年前看診所吃藥物一口氣瘦22公斤後3個月胖回來。靠健身房買營養品做了3個月瘦15公斤3個月後又胖回來…

之前有一位患者,120公斤,靠減肥針三個月瘦30幾公斤,然後一個月胖回來,藥都還沒停。

反例太多了,減重外科醫師每天面對的就是這種無止盡的失望,每個坐在面前的患者都是從美麗的幻想中硬生生被搖醒。

歐對,他們花了很多錢,購買了很多號稱世界第一全球首創老中醫秘傳的獨門配方⋯⋯


結論:


每種減重方法都有它適合的地方,從基本的飲食調整,醫師營養師的指導,精神科醫師與心理師的陪伴,藥物的使用,內視鏡醫師的水球置放或胃鏡縮胃,到減重外科醫師的縮胃手術繞道手術,本就應該彼此配合互相搭配,才能夠給患者更好的照顧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