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不是站在同一個基準上的時候
任何對於食物與食量的爭執,
都只是在破壞彼此的信任而已。
「紀錄,然後可以管控」
胃的大小是外科醫師決定的,而同樣的大小能裝多少東西,卻是天生的。也因為這個差異,讓接受相同手術的患者,食量有著天與地的差別。
而縮胃手術之後,因為胃的容量變小,所以吃一點點東西就會壓力迅速上升,也因此容易吃飽。
壓力上升會帶來兩件事情:胃會變大(有點想重訓長肌肉的概念),以及胃食道逆流。
胃是肌肉做的,肌肉只會越練越強,越長越大,所以沒有胃壁變薄的問題。
隨著胃越來越大,吃的東西會越來越多,才會越來越接近「沒有手術」的人。
也因此,想要藉由手術控制「食量」,並不是一個好的方法,因為人不可能願意一輩子都只喝流質食物⋯⋯
所以,深入了解食物的內容,不再像野獸一般反射性進食,才是控制體重不復胖的根本。
「吃慢、吞慢、注意飲食內容」
不只是預防復胖的方法,更是根本處理胃食道逆流的方法。
今天也在大會一開始的時候把自己的報告給報完,距離上次全英文報告已經是2019的事情,就算這已經用中文演練過多次,英文論文已經幾乎完成,而且事前已經把自己訓練好壓在6分鐘之內講完⋯⋯
但早上還是緊張到睡不著,上台在試片室做最後一次演練時還是緊張到爆炸。
還好最後壓秒完成,沒有被「切台」,報完以後就笑得出來了,開心跟最後一天才口報的學弟合照
嘿對,壓力在他身上了XD
今年在澳洲開會,台灣代謝及減重外科醫學會在方理事長、李教授以及多位理事的帶領下,也來了十多位醫師,一起共襄盛舉。
世界進步真的很快,5年前我們還在比安全講成效,現在減重手術已經進步到「安全」不是討論的主議題,「體重下降幅度」也不再是主旋律,一開始到底要接受什麼手術的爭論也已經不在大會主要會場選項當中。
將藥物「整合」進入減重手術的照護當中,可能會是未來減重外科的主軸。
其他的新東西新啟發,容我整理一下,再跟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