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5年11月13日 星期四

佛系減重, 真的比較差?

在減重圈當中,常見的爭論,大概有以下兩個:


1. 能夠那些被認為「有意志力」,完整執行嚴格減重任務的,就可以瘦,根本不用使用藥物?


2. 使用藥物之後,到底是放牛吃草的佛系飲控就夠了? 還是跟著魔鬼教練的積極改變才可以?


我們可以來看看,花了大錢與時間做出來的研究數據,怎麼解釋這兩題。


週纖達(Semaglutide)在一開始做減重研究時,做了兩個不一樣的實驗。一個是佛系飲食控制+佛系運動(STEP 1),一個積極低卡飲食控制+積極運動 (STEP3)。


這兩個實驗的飲食與運動控制是這樣的:


STEP 1: 佛系飲食控制 +/- 藥物使用

飲食控制: 讓受試者每天攝取比術前預估的總熱量消耗減少500卡的食物, 於4周一次的面對面會談中進行調整

運動量: 每周150分鐘, 形式不拘, 走路也可以

飲食與運動控制使用手機或其他平台進行記錄, 並於每4周一次的面對面會談當中進行回顧與調整


STEP 3: 超積極飲食控制, 合併積極運動 +/- 藥物使用

積極低卡飲食控制:前8周使用代餐, 維持每天1000-1200 大卡, 之後轉換成1200-1800 kcal/天的低卡正常飲食到實驗完成(68 周)

增加運動量: 一開始每周100分鐘(分 4-5 天), 每4周增加 25分鐘, 直到每周 200 分鐘. 

生活行為調整與控制: 68周實驗時間內依照排程共接受30次的營養與行為治療


雖然兩個不同的研究不能拿來下"學術結論", 但把STEP1以及STEP3兩個結果放在一起後,我們可以解答上面兩個問題 。我用ChatGPT 把兩個研究圖大致上合成一個,會比較清楚點。


結果是 :



佛系飲食控制果然最差(體重下降 2.4%)

超積極飲食+運動, 沒有使用藥物, 體重下降 5.7 %

使用藥物+佛系飲食控制, 體重下降約16.9%。

超級及飲食+運動+藥物果然拿下第一,瘦最多,但也只有 17.6%。


也就是說


A.只要使用藥物,就算只是佛系控制,體重下降幅度依然是拼命運動與低卡飲食控制的3倍。


B.使用藥物以後,佛系控制的確比超積極 (對很多人來說應該不到魔鬼) 差, 但是中間的差異不到1%。


換句話説,以短期一年半(68週)的成效,在沒有用藥的年代,嚴格的醫師教出比較好成效的患者,可能是正確的。但在有藥物的年代,一年半之內的成效差距,會小到幾乎可以忽略。在這個年代,醫療人員著重的,可能不是「你給我去運動,不運動就不要來看我」這種斯巴達式的指導方式。


當然,我還是認為,積極的生活改變與飲食控制,仍然是減重短期與長期成效的最終根本。


在這個有藥的時代,醫師或許只要專注在基礎的飲食控制與習慣調整上就有足夠的成效。使用藥物的同時,紀錄、與患者維持良好的關係,用各式各樣的工具隨時保持聯繫,這種「合作」式的互動,也可以帶來相當不錯的成效。


可惜的是,目前只有STEP 1 在停藥後的體重上升的幅度,STEP 3卻沒有。所以我們沒辦法在現在知道,能夠撐過1.5年這麼嚴格的飲食習慣調整後,在1.5年藥物使用結束後是不是真的比較少復胖。雖然沒有數據證實,但我仍然相信......


足夠的飲食習慣修正,無論是佛系或積極,

都可以在停止藥物治療之後,

減少體重上升的幅度,維持長期的減重成效。